会议征稿通知
中英科技创新与创业政策国际论坛
中英科学、技术与创新合作:下一个四十年
2019年7月7日-7月12日
英国-伦敦
(7日报到;8-9 日会议;10-12日 剑桥和牛津学术交流)
联合举办单位
中国科学学与科技政策研究会(CASSSP)
伦敦大学-玛丽女皇学院商学院,全球经贸与创新研究中心(筹)
支持单位
英中博士联合会 (CBDA)
中国科学院大学公共政策与管理学院
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
中国科学院创新发展研究中心

2018年是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也标志着英中科技合作迈入第四十个年头。四十年前的1978年,首份英中双边合作协议签署,开启了新中国有史以来第一次与海外的双边科技创新合作。自1998年以来,英中联合委员会会议成为经常举办的双边合作会议。2014年,英国政府进一步公布了英中合作框架。这份框架促成了英中研究与创新合作伙伴基金的建立,使英中的人员交流,联合研究,学术访问和培训不断增加。 2017年,两国合作继续深化,正式启动了中英科技创新合作联合战略,支持学者、研究人员和企业实现从基础研究到创新成果商业转化的多阶段目标。这一新的双边合作战略将为两国创造诸多机会,推动两国经济增长,并帮助两国应对气候变化、人口增长和老龄化、环境污染、重大疾病、自然资源枯竭等全球性挑战。然而,如何建立一套能有效促进两国技术和创新的国际合作机制,目前仍缺少全面的政策研究。
随着英中合作翻开新的篇章,回顾过去四十年的合作如何对两国的经济发展和技术进步产生持久影响,成为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此外,为了确保英国和中国下一个40年合作的继续成功,探索两国合作中关键政策支持领域势在必行。本论坛因此有两个核心主题。首先,本论坛旨在回顾过去四十年中国在区域、产业和企业层面的技术和创新发展,以及与世界,特别是与英国的合作。其次,本论坛将更为详细地探讨英中合作政策机制,以支持两国重点关注的战略领域,进一步改善两国在基础研究、创新方面的合作,以及与第三方国家或国际组织之间的全球伙伴关系。因此,本次论坛欢迎参会者针对中英科学、技术和创新合作发展中广泛存在的问题进行讨论,撰写论文,以帮助我们探讨促进英中联合战略所需的政策合作,并为下一步的研究和政策分析制定议程。
论坛的主题包括但不限于:
• 中英科学、技术和创新合作机遇和挑战
• 跨国技术与创新政策合作,以及英中联合创新的融资机制
• 跨国创新平台,如联合实验室,研究中心,国际产业园,虚拟平台和加速器
• 中英两国政府优先发展的行业,包括生命科学,食品安全,可再生能源以及环境和农业技术
• 两国科研基础设施的相互访问和数据开放议题
• 促进医学,物理,数学等领域基础研究的国际学术和产业合作
• 知识产权保护和应用方面的国际合作
• 外商直接投资,跨国企业和技术溢出
• 对外直接投资和创新战略的国际化
• 国家和区域创新体系,产业政策及其对企业创新战略和绩效的影响
• 产业集群和科技园区,以及促进企业创新的选址战略
• 促进创新的经济条件和商业环境,以及它们与企业层面创新实践的关系
• 中国大学和公共机构的创新活动和衍生企业
• 国有和私有的产权结构及其治理结构对创新的影响
• 大企业集团,抑或国内商业环境与创新战略的关系
• 中英企业的商业模式创新
• 创业、商业流程和孵化器的创新
• 开放式创新和技术网络
• 创业、社会创新和初创企业
• 知识管理、人才管理与人力资源相关议题
Conference
本次会议将于2019年7月8-9号在伦敦市中心,伦敦玛丽大学女皇学院举办。后续交流活动将会在10-12号举办。
会议将包括学术研讨会,和政策商业界研讨会部分。
-
提交学术论文全文时,格式应该遵守Research Policy期刊要求(全文篇幅5000-10000字)
-
业界论文的格式要求为全文篇幅1500-3000字。
备注:会议组鼓励提交与会议主题紧密相关的论文,但也欢迎相关领域题目的论文投稿。参会演讲者并不需要提交论文全文,但需要准备一份1500-3000字的长篇摘要(或学术海报),并准备好演讲的PPT。希望发表学术论文的参会者必须交全文。
会议组将在诸如Technological Forecasting and Social Change、Economic Modelling 和Innovation and Development Policy的期刊上增设一个特刊。在会议上入围的学术论文将有机会提交到此特刊发表。选中论文的审核流程将加快,但仍需遵循期刊的审核原则。
交流方式 (英文)
口头报告(需要准备PPT)和成果张贴(需要提交300-500字的摘要,注明作者和单位)
重要时间节点
-
2019年1月20日:300-500字摘要和全文提交网站开通,说明是口头报告还是成果张贴
-
2019年2月28日:摘要提交截止时间
-
2019年3月31日:论文全文提交截止时间,会议不强制性要求提交全文,但是拟推荐发表的需要提交全文
-
2019年4月2日:会议接收通知截止时间
-
2019年6月20日-7月1日:演讲PPT提交截止时间
-
2019年7月7日-12日
-
2019年7日报到;8-9日会议;10-12日剑桥和牛津学术交流
会议安排和投稿事宜请联系:
中国:陈凯华,副秘书长,中国科学学与科技政策研究会 (如有咨询事宜,中方请联系研究秘书处,casssp@casipm.ac.cn)
英国: Professor Lutao Ning, L.ning@qmul.ac.uk (Please contact his research assistant t.hu@qmul.ac.uk in the first instance), Queen Mary, University of London (伦敦大学玛丽女皇学院)Mile End Road, London, E1 4NS
References
Chesbrough, H., 2013. Open business models: How to thrive in the new innovation landscape. Harvard Business Press.
Crescenzi, R., Rodríguez-Pose, A., Storper, M., 2012. The territorial dynamics of innovation in China and India. Journal of Economic Geography 12, 1055-1085.
Lamin, A., Livanis, G., 2013. Agglomeration, catch-up and the liability of foreignness in emerging economies.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Studies 44, 579-606.
Letaifa, S.B., Rabeau, Y., 2013. Too close to collaborate? How geographic proximity could impede entrepreneurship and innovation. Journal of Business Research 66, 2071-2078.
Meyer, K.E., Mudambi, R., Narula, R., 2011. Multinational Enterprises and Local Contexts: The 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 of Multiple Embeddedness. Journal of Management Studies 48, 235-252.
Kaihua Chen, Yi Zhang, Xiaolan Fu, 2019, International research collaboration: An emerging domain of innovation studies?,Research Policy, 48, 149-168,
Ning, L., Sutherland, D., 2012.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China's private sector MNEs: An analysis of the motivations for foreign affiliate formation. Thunderbird International Business Review 54, 169-182.
Ning, L. Wang F. and Li J. 2016 Urban innovation, regional externalities of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and industrial agglomeration: Evidence from Chinese cities. Research policy, 45(4), 830-843.
OECD, 2017. OECD Science, Technology, and Industry outlook. OECD Publishing.
Park, H.W., Leydesdorff, L., 2010. Longitudinal trends in networks of university–industry–government relations in South Korea: The role of programmatic incentives. Research Policy 39, 640-649.
Sutherland, D., Ning, L., 2011. Exploring ‘onward-journey’ ODI strategies in China's private sector businesses. Journal of Chinese Economic and Business Studies 9, 43-65.
Wang, Y., Cao, W., Zhou, Z., Ning, L., 2013. Does external technology acquisition determine export performance? Evidence from Chinese manufacturing firms. International Business Review 22, 10791091.